我叫张淑芬,今年六十二岁,只有小学文化。回顾自己的一生股票杠杆,算得上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如今的我,也终于尝到了些许甘甜。
年轻时,我在家乡的小纺织厂工作,薪水微薄,每个月才几十块钱,过得辛苦又单调。后来,厂子倒闭,我便开始在街头摆摊卖菜,支撑起儿子的学业。辛苦了多年,终于看到儿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算是完成了我的使命。我的老伴早早去世,儿子是我唯一的依靠,这些年,我独自一人将他抚养成材,艰辛与孤独,只有我自己能懂。
儿子成家立业了,我理应可以享享清福,然而生活的真相,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多年来,我节衣缩食,终于存下了一套房子,想着自己老了有个保障。儿子结婚时,儿媳妇总是甜言蜜语,一口一个“妈”叫得让我心里暖洋洋的,我也觉得儿媳妇挺懂事,心想他们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幸福。
但一切的转折,还是从五年前开始。那时儿子准备结婚,而在大城市买房压力很大,于是我决定把自己的一套老房子卖掉,凑个首付。当时,儿媳妇也表示,结婚后会好好照顾我,让我安心享受晚年。作为母亲,我自然希望支持儿子,便把那笔钱交给了他。
展开剩余75%然而,搬到城里后,儿子和儿媳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新家并不大,两室一厅,儿子和儿媳住一间,我住另一间。最初,儿媳还会体贴关心我,但时间一长,我便发现,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甚至有时言语带刺。我做饭时,她嫌不好吃;我不做饭时,她又指责我懒惰。我心里难过,忍不住问她:“儿媳妇,是不是我做得不好,惹你生气了?”她冷冷地回了一句:“妈,您别总是操心,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您不用管那么多。”
那时,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几十年辛苦养育儿子,到头来却得到了这样的一句冷话。我更为难的是,当儿媳怀孕了,我竭尽全力照顾她,变着法儿做饭,生怕她营养不够,可她依然不感激,时常对我发火。
孩子出生后,家庭负担更重,儿子要偿还房贷车贷,又要养育孩子,压力山大。有一天,儿媳突然开口要求我拿出退休金来帮补家用。我的退休金本来是用来自己养老的,但看到儿子的困境,我心软了,就拿出了所有的退休金,然而这让我的日子变得更加拮据。
更让我意外的是,儿媳竟然提出让我把房子过户给孙子,说这样方便孩子将来上学。我愣住了,坚决拒绝:“这房子是我唯一的财产,我不能把它过户给你们。”没想到,儿媳开始指责我自私,儿子也帮腔说我老糊涂了。这一刻,我感到无比失望和心寒。
之后,儿子和儿媳与我冷战,家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我忍受不了这种孤独和冷漠,决定回到老家。回到家乡后,我住在破旧的小房子里,寂寞且无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是否自己做错了什么?
在我最孤单的时候,我遇见了老刘。他是个退休的老人,老伴早去世,独自过日子。我们聊得投机,时常一起散步、谈天,渐渐产生了感情。最终,我们决定再婚,曾以为这会给我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婚后的老刘却开始变得不耐烦,他嫌我做的饭不好吃,嫌我不会打扮。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他竟然想卖掉我的房子,把钱用来给他的儿子买房。我气愤至极,坚定地拒绝:“这房子是我唯一的财富,我绝不会卖!”然而,老刘和我因此大吵一架,他指责我自私。没多久,老刘突然消失了,带走了我的存折和一些值钱的东西,我当时痛苦得几乎崩溃。
如今,我又回到了那个破旧的老房子,只有微薄的退休金勉强维持生计。儿子和儿媳几乎不来看我,偶尔打个电话,也是为了要钱。我常常问自己,究竟这一生,我做错了什么?为了儿子,我付出了所有,结果却被抛弃;为了追求幸福,我再婚却被骗得一无所有。或许,我的一生注定就是悲剧。
但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我逐渐意识到,或许我并不是真的失败。我要为自己活,为自己争取一份属于我的尊严和幸福。我开始参加社区活动,和邻居们聊天、下棋,报了老年大学,学习唱歌、跳舞。生活中,虽然依然有许多困境,但我发现其中也有温暖和希望。
我不再单纯地为了他人活着,而是学会了关注自己的需要。我知道,未来并不确定,但只要我坚持努力,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发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