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扬芯片2024年三季报显示炒股融资方式,公司主营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4.17%;归母净利润-1219.86万元,同比下降142.05%;扣非净利润-1200.7万元,同比下降180.89%;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1.6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75.44万元,同比下降148.1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02.35万元,同比下降212.9%;负债率56.24%,投资收益19.8万元,财务费用2295.54万元,毛利率24.51%。
今天分享的是:GBDN&Fundación ONCE:2024年面向残障群体的包容性数字经济报告
报告共计:48页
本报告由西班牙国家盲人基金会和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商业和残障网络联合出版,聚焦残障群体在数字经济中的工作状况,探讨如何提升其数字包容性,以实现平等就业机会和可持续发展。
残障群体工作现状与数字化趋势
1. 工作现状:全球超10亿残障人士,欧盟有1亿,预计2050年翻倍。残障群体就业状况不佳,多从事低质量工作,收入低、受教育水平低,且残障女性更不利,残障与贫困双向关联。新冠疫情加剧其不平等,影响就业、健康等,企业对残障人士雇佣意愿受影响,但残障包容性对企业有益。
2. 数字化趋势:技术革命加速,5G、云计算等推动各行业发展,政府技术兴起。数字化影响社会各领域,为残障群体带来机遇与挑战,如人工智能可辅助残障群体,但也可能因数据偏差等造成负面影响。残障群体在数字设备拥有和使用、对ICT相关性认识等方面与非残障群体存在差距,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数字差距大,需将残障群体纳入数字领域,提升技能。
展开剩余85%数字化对残障群体工作环境的影响
1. 新型工作机会与风险:数字化创造新就业机会,如人工智能专家、社区经理等,但残障群体可能因教育和培训阻碍、技能不匹配、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等,难以获得新数字工作。
2. 过时职业威胁:数字化使部分职业过时,引发“技术性失业”和工资不平等,残障群体受影响比例可能较高,但缺乏相关统计数据。
3. 传统工作变化及风险机遇:数字工具支持传统工作,但残障群体可能因难以负担和访问ICT、数字工具缺乏包容性和可及性、雇主不当安排、自身技能不足、招聘过程使用人工智能存在风险等,无法受益甚至处于不利地位,不过远程工作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灵活性和平衡工作生活的机会。
4. 颠覆性工作形式的利弊:共享经济和零工经济等新经济模式改变工作安排,残障群体可从中获得工作灵活性、平衡工作生活、全球工作机会及合理安置等,但也面临因经济困难无法参与、缺乏数字工具和技能、工作不稳定、权利福利减少、语言技能要求等障碍。
实现残障群体工作数字包容的方式与路线图
1. 确保可访问性:数字工具对员工生命周期重要,但残障群体面临数字工具不可访问、辅助技术兼容性和可负担性问题、缺乏相关知识和法规等挑战。立法应要求雇主和培训机构确保可访问性,经济组织应要求供应商证明产品和服务可访问性,通用设计应被重视,残障群体应参与技术发展。
2. 提升数字技能:技术革命改变就业技能需求,数字技能供求失衡,残障群体教育和培训水平低且获取ICT困难。绿色经济转型和数字化发展创造新就业岗位,同时批判性思维等社会和个人技能也很重要,残障群体需接受可访问性培训和再培训,主流数字技能倡议应纳入残障群体。
3. 促进数字就业:需制定针对残障群体的数字就业倡议,如确保相关举措包括残障群体、将其与数字机会联系、促进劳动力市场经验等。
4. 包容性数字经济路线图:各利益相关者应采取行动,包括公共当局制定相关战略和法规、提供支持和促进就业等;社会合作伙伴促进残障群体雇用和技能提升;企业部门确保残障群体可获取培训和基础设施、制定相关政策和指标;数字产业采用通用设计、提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发布于:广东省